常绿臭椿

发布时间:2024-04-16来源: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点击数:

常绿臭椿

苦木科 Simaroubaceae

Ailanthus fordii Nooteboom

保护等级:近危

识别特征:常绿小乔木;小枝灰褐色,密被微柔毛。叶聚生于树干之顶端;小叶6-13对,对生或近对生,长圆状卵圆形,先端短渐尖或钝圆,基部钝圆形,偏斜,全缘;叶柄长7-13厘米,叶轴被微柔毛或无毛。圆锥花序顶生,长20-40厘米,直径约20厘米,各级分枝的基部有关节;花单性或杂性,1-3朵聚生,花梗长1-2毫米,苞片小,三角形;花萼杯状,被微柔毛,高约0.5毫米,具有5个短而钝的裂片;花瓣5,无毛,长约2-3毫米,宽约1毫米;雄蕊在雄花的芽中弯折,无毛,长3-5毫米,在雌花中的长约1-3毫米,花药长约0.8毫米,于雌花中的花药不育;心皮5,密被微柔毛;花柱合生,高0.5-1毫米,多少被微柔毛,柱头5,分离或仅于基部稍结合,长1-1.5毫米。翅果长3-5厘米,宽1-1.8厘米。果期12月至翌年4月。

产地分布:产广东南部沿海地区和云南西双版纳地区。

生境:生于丘陵或山地杂木林中,海拔540米。

用途:常绿臭椿对土质的要求不高,耐旱、耐寒,生长迅速,可种植于田间作抵挡风沙的保护树,是荒山造林的理想树木品种。


最新文章

图片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