鹅掌柴
五加科 Araliaceae
Schefflera heptaphylla (Linnaeus) Frodin
别名:大叶伞、鸭脚木、鸭母树、红花鹅掌柴
保护等级:无危
识别特征:乔木或灌木。叶有小叶6-9,最多至11;叶柄长15-30厘米;小叶片纸质至革质,椭圆形、长圆状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,稀椭圆状披针形,长9-17厘米,宽3-5厘米,侧脉7-10对,小叶柄长1.5-5厘米。圆锥花序顶生;花梗长4一5毫米,花白色;萼边缘近全缘或有5-6小齿;花瓣5-6,开花时反曲;雄蕊5-6,比花瓣略长;子房5-7室;花柱合生成粗短的柱状;花盘平坦。果实球形,黑色,有不明显的棱;宿存花柱很粗短。花期11-12月,果期12月。
产地分布:广布于西藏、云南、广西、广东、浙江、福建和台湾。
生境:为热带、亚热带地区常绿阔叶林常见的植物,有时也生于阳坡上。
用途:鹅掌柴木材质地软,可作火柴杆及制作蒸笼原料;叶及根皮民间供药用,治疗流感、跌打损伤等症状;其叶片如手掌伸出,四季常春,寓意“招财进宝”,为大型盆栽植物,适用于宾馆大厅、图书馆的阅览室和博物馆展厅摆放作观赏植物;叶片可以从烟雾弥漫的空气中吸收尼古丁和其他有害物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