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樨

发布时间:2024-04-18来源: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点击数:

木樨

木樨科 Oleaceae

Osmanthus fragrans (Thunb.) Lour.


别名:桂花(通称)、丹桂、刺桂、四季桂、银桂、桂、彩桂

保护等级:无危

识别特征:常绿乔木或灌木,高3-5米,最高可达18米;树皮灰褐色。小枝黄褐色,无毛。叶片革质,椭圆形、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,长7-14.5厘米,宽2.6-4.5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渐狭呈楔形或宽楔形,全缘或上半部有细锯齿,无毛,腺点在两面连成小水泡状突起,中脉在上面凹入,侧脉6-8对;叶柄长0.8-1.2厘米,最长可达15厘米,无毛。聚伞花序簇生于叶腋,或近于帚状,每腋内有花多朵;苞片宽卵形,质厚,长2-4毫米,无毛;花梗细弱,长4-10毫米,无毛;花极芳香;花萼长约1毫米,裂片稍不整齐;花冠黄白色至桔红色,长3-4毫米,花冠管仅长0.5-1毫米;雄蕊着生于花冠管中部,花丝极短,长约0.5毫米,花药长约1毫米,药隔稍延伸呈小尖头;雌蕊长约1.5毫米,花柱长约0.5毫米。果歪斜,椭圆形,长1-1.5厘米,紫黑色。花期9-10月上旬,果期翌年3月。

产地分布:原产我国西南部。现各地广泛栽培。

生境:各地广泛栽培。

用途:花为名贵香料,并作食品香料。


最新文章

图片新闻